简介
精品小说《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类属于抗战谍战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张汉卿,小说作者为苗云风,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小说已更新了153710字,目前连载。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张汉卿似乎早料到他会有此反应,不紧不慢地抬手虚按了一下:“翁部长,别急。你不如先看看优化后的火炮性能指标,再与我提意见不迟。”
翁之麟强压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深吸一口气,低头仔细阅读那两份被他视为“疯狂”的火炮方案。
他看着看着,呼吸渐渐变得粗重,室内不时响起他和其他工程师讨论的声音。
77毫米“野榴两用炮”:取消穿甲弹,专注两种高爆弹,一种追求极致射程压制炮兵,一种追求大装药量和曲射功能打击工事和步兵集群。
简化结构,提升月产量。
150毫米远程榴弹炮:专精远程覆盖,舍弃穿甲,全部力量集中于高爆弹,追求一击瘫痪敌军指挥中枢和重炮阵地。
他和身旁的两位资深炮厂工程师交头接耳,手指飞快地在纸上计算、验证,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汗。
单是一个“野榴两用炮”,就够让他们抓耳挠腮了。
这款炮的远程尖头高爆弹,全装药射程13公里,战斗部装药1公斤,破片杀伤半径15米,用于压制鬼子的75毫米野炮阵地及集群目标。
曲射钝头高爆弹,半装药射程10公里,战斗部装药1.3公斤,采用瞬发引信,专门打击掩体后步兵与轻型工事,替代之前100毫米榴弹炮的曲射功能。
炮架俯仰角维持45°,但简化液压制退器结构,改为弹簧缓冲,降低生产难度,确保量产速度。
保留原30倍径炮管,但将膛线缠角从1:18微调至1:20,降低弹丸旋转速度,减少曲射时的空气阻力。
同时对炮口加装制退器,减少大仰角射击时的炮口震动,提升精度。
还有尖头炮弹新的空气动力学外形,能有效降低阻力,提升射程。
种种改动,看似不大,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将它们合理恰当的组合在一起,绝对不简单。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中的惊愕已被一种更深层次的震撼所取代。
他发现,这两个方案看似激进的砍掉了大量型号,仅保留两款火炮,但其背后蕴含的“标准化、专业化、后勤简化”思想,却有着惊人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如果真能实现,带来的将是后勤效率的翻天覆地变化和前线火力的质的提升!
他震惊之中,甚至一时忘了称职务,脱口而出道:“少帅,这两款火炮的优化方案,实在是…惊为天人!”
“提出此方案者,乃国士无双的火炮大家!水平远在卑职之上!”
“此人现在何处?我…我能否亲自拜见?”
翁之麟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爱才之心和求知欲,他太想见见这位隐藏在幕后的“世外高人”了。
张汉卿看着他迫切的样子,忽然笑了起来,声音平静却带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翁部长,你已经见到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是我!”
刹那间,整个技术部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剩下众人因为极度震惊而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竟然是……少帅!”
不光翁之麟,就连刚刚上任的生产管理部部长米春霖和质检部部长王卓然,都一脸诧异。
其他几名兵工厂高层眼中则露出忌惮。
新来的少帅不光管理手腕强硬,还懂武器,这下想抱着糊弄糊弄就过去的混日子心态工作,怕是不行了。
翁之麟听到这虽然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但他拎得清轻重,没有追问。
他大致翻了翻后面两份资料的内容。
原本以为会是一些技术原理的详情,但没成想看到了“迫击炮”三个字。
前面的步枪、机枪、火炮方案已让他心潮澎湃,但看到最后关于迫击炮的章节,尤其是那骇人的生产指标时,他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他猛地抬起头,也顾不得上下尊卑,语气急切地望向张汉卿:
“总司令!这合并迫击炮厂,产能提升卑职明白。可这…这60毫米轻型迫击炮,月产三百至四百门?两年内要造出一万门?实现‘每班一门’?”
“这是不是太过……靡费了?”
他推了推眼镜,脸上写满了技术官僚对资源错配的痛心:
“此炮射程仅一公里有余,威力亦不如现有之80毫米迫击炮。将如此巨量之资源投入此等‘小炮’,岂非浪费?请总司令明示!”
张汉卿看着他那近乎失态的样子,不怒反笑,似乎早就料到他有此一问。
他拿出一份战争历史资料,让刘多荃发给众人,随后才语气平缓的开始解释。
“之麟,你只看到了它的‘小’,却没看到它的‘巧’和‘多’。”
他用笔尖重重地点了点资料上“射程1.5公里”几个字。
“我问你,与鬼子交战,敌军杀伤我方士兵最多的是何物?是鬼子的重炮吗?是飞机吗?”
“不!是他们的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轻机枪和那该死的掷弹筒!”
他见众人还是有些不明觉厉,于是指着刚刚发下去的资料,冷声道:
“1916年,欧洲索姆河战役,第一天。”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不列颠军队向日耳曼阵地发起冲锋。你们可知战果如何?”
“守军阵地上的马克沁重机枪,在一天之内,就造成了对方近六万人的伤亡! 其中,近两万人当场阵亡!”
“一天!六万!这就是机枪在战场上真正的模样!它不是什么辅助武器,它是打开地狱之门的镰刀!”
他的声音陡然升高,变得极具穿透力:
“而现在,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鬼子,每个分队都配备了一挺歪把子轻机枪,每个中队都有一挺九二重机枪!
他们甚至还有更刁钻、专打我们机枪阵地和战壕的掷弹筒!”
“我问你们!”他猛地一拍桌子,“是那些数量稀少的大炮和飞机杀我们的人多,还是这些无处不在、时刻喷吐着火舌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杀我们的人多?!”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我们就要用能克制它们的东西!”
“这60毫米迫击炮射程1.5公里,刚好覆盖它们,弹道弯曲专打战壕。而且铸铁炮弹成本低廉,可以像泼水一样打出去!”
“它炮弹仅重1.5公斤,从天而降,能精准落入敌机枪阵地或掷弹筒小组中间,足以将其彻底摧毁!”
“炮身、座钣、两脚架加起来也才19公斤,拆分后三人即可扛着满山跑,随步兵班组行动十分方便。发现敌火力点,一分钟内即可架设开火,打完就能跑。”
他越说,语气越是激昂:“我要的就是量!要多到每一个步兵班都有一门!形成绝对的火力压制优势。”
“届时,鬼子的任何一挺机枪、任何一具掷弹筒,只要敢开火,就会立刻招致我方至少两三门、甚至四五门六零迫的集火覆盖!我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我要用上万门这样的小炮,织成一张火网,把敌军的每一个机枪巢、每一个掷弹筒小组,都给我炸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