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已完结小说《物理修仙,法力无边》最新章节

物理修仙,法力无边

作者:五号电池02

字数:443612字

2025-10-11 18:57:14 连载

简介

《物理修仙,法力无边》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都市修真小说,作者“五号电池02”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是王涛,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443612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物理修仙,法力无边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王涛拖着疲惫却异常亢奋的身体回到出租屋。门一关,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他立刻在狭小的空间里踱步,大脑高速运转,复盘着今天在地下室那场荒诞又惊险的“科学课堂”。

“强哥那伙人……威胁主要来自两点:功法来源未知的神秘性,以及那只该死的蚀心蛊!” 王涛下意识摸了摸手臂内侧,那里仿佛还残留着蛊虫钻入时的冰冷刺痛感。“他们本身的见识和智商……确实不高,更像是走了狗屎运捡到宝的混混。功法、虫卵都随身携带,这点极其致命。如果我能在武力上形成压倒性优势,或者找到克制蛊虫的方法,完全有机会反制甚至‘一锅端’!”

“但问题就在于这蛊虫!它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到目前为止,它只是潜伏着,没有发作过一次。强哥描述的‘蚀心啮魂’到底有多恐怖?是单纯肉体痛苦还是涉及精神层面?发作时间是严格的两日一次,还是他们可以主动触发?那个‘特制饵食’是关键!它不仅是控制我的锁链,也是研究蛊虫性质的唯一线索……必须想办法弄到一点,或者至少搞清楚成分!在彻底摸清蛊虫机制前,只能继续扮演这个‘科学修仙顾问’的角色。” 王涛的眼神变得锐利而冷静,将“调查饵食成分”和“寻找蛊虫弱点”列为最高优先级。

他拿出偷偷记下的《玄元功》开篇口诀:“‘以气为基,以旋为用,食气并重,内外兼修’……基础是‘气’,运用靠‘旋’,重点在‘食气并重’!”

“上次烧烤‘炼精化气’的微弱成功,证明了‘食’这条路可行!食物蕴含的化学能确实能被我的‘双星模型’初步转化,虽然效率低得令人发指。‘并重’意味着环境中的‘气’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是更主要的来源!” 他走到窗边,望着城市的夜空,霓虹闪烁,远处高压线的轮廓隐约可见。

“环境中的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它必然存在!最显眼的就是辐射能——太阳光、月光。‘日月精华’?从能量角度看,日光蕴含的能量密度远高于月光,但月光或许有特殊波段或……玄学属性?” 他自嘲地笑了笑,“然后是更广泛的存在:空气分子的热运动、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甚至……地热能、化学键能。”

“电能?理论上能量密度极高,但直接接触高压电是自杀!化学能……煤、石油、天然气?蕴含巨大能量,但如何安全、可控地‘吸收’?直接吸入天然气?那是找死!‘食气’,关键在于‘转化途径’!” 王涛猛地一拍桌子,眼神发亮,“功法!《玄元功》的核心价值,很可能就是提供了一条将环境中各种形态的能量安全、高效地转化为‘灵力本源’的特定路径!就像不同发动机使用不同燃料并转化为机械能一样!我的‘双星模型’是一种自创的‘引擎’,但还缺少高效的‘燃料注入和预处理系统’!”

脑海中再次浮现《玄元功》那幅“气海星璇图”——一个中心强大的、吞噬性的漩涡。这与他意识深处见证的、冰冷永恒旋转的“双星互绕”模型截然不同!一个中心吸引凝聚,一个双体平衡自洽。

“它们的共同点是‘旋’!都需要旋转来维持稳定和结构。‘气旋’是单中心引力井模型,靠强大的向心力束缚灵气;我的‘双星’是双中心引力平衡模型,靠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力维持轨道……难道‘食气’的方式,会因为核心结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玄元功》的‘气旋’更适合吸收弥散的环境灵气?而我的‘双星’,因为内部平衡更强,反而对‘食物’这类集中爆发的化学能更敏感?或者……两者最终可以殊途同归?”

“上次!就是上次吃完烧烤强行凝聚双星那次!” 王涛回忆着丹田那微弱却真实的热流扰动,以及精神力透支前“看”到的宏伟景象。“那绝不是幻觉!虽然代价惨重,但它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一点:通过高度集中的精神力引导,配合‘双星模型’这个特殊的‘能量-信息结构’,我成功地将食物中的化学能,极其低效但确实地转化为了原始的‘灵力本源’!这就是‘炼精化气’!虽然粗糙、原始、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但路径是通的!能量守恒定律在这个离奇的世界里,依然是我最坚实的锚点!”

王涛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激动。前路依然危机四伏,绑匪、蛊虫、未知的功法、迥异的修炼路径……但他感觉自己正握着一把独特的钥匙——用物理学的逻辑,撬开这扇名为“修仙”的神秘大门。

“下一步,” 他目光灼灼,摊开笔记本,“想办法弄清楚解决蛊虫饵食问题,同时……仔细对比《玄元功》的‘气旋’与我的‘双星’,找到‘食气’——尤其是吸收环境能量的——科学方法!”

王涛瞥见窗外月色尚可,一个念头闪过:“‘食气并重’……环境中的‘气’!月光也是光,蕴含能量!”

他走到狭小的阳台,找了个月光最亮的位置盘膝坐下,双掌向上置于膝上,模仿着影视剧里的姿势。屏息凝神,努力观想丹田深处的“双星”,试图让它们吸引所谓的“月华”。

几分钟过去,除了夜风吹拂的微凉和楼下偶尔的车声,丹田内一片沉寂,毫无波澜。没有热流,没有牵引感,更没有想象中清凉的“月华”涌入。

王涛自嘲地摇摇头:“太想当然了……月光本质是反射的太阳光,经过大气层衰减,到达地面的能量密度低得可怜。这点光子能量,别说驱动‘双星’,连塞牙缝都不够。传说中的‘日月精华’,要么是特定条件下才能吸收的高阶能量形式,要么……就是古人观察到的现象里掺杂了太多主观臆想。” 他摸了摸依旧空瘪的肚子,“能量守恒……现阶段,还是‘食’这条路更靠谱,至少能量密度可控。”

这次短暂的月光实验,虽然失败,却更坚定了他对“燃料”选择的认知:高能量密度、易于获取和转化的能源是关键。 “明天是周末,得搞点‘硬货’来试试!” 他不再纠结于虚无缥缈的“气”,决定养精蓄锐,为明天的“高能燃料”实验做准备。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