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周六清晨,阳光刺破窗帘的缝隙。王涛感受着身体状态——昨夜月光下的尝试毫无波澜,印证了他的猜想:月光蕴含的能量密度太低,远不足以触发他那尚在雏形的“双星引擎”。他需要更浓缩的“燃料”。

王涛直奔早餐摊,目标清晰——高糖、高脂、易消化。一笼油汪汪的大肉包、两根金黄酥脆的油条、一大杯加足了糖的滚烫豆浆……这些都是他工作后为控制体重而敬而远之的“能量炸弹”,此刻却成了珍贵的实验原料。他强迫自己吃到胃袋鼓胀,甚至有些不适才停下。“能量守恒……多余的热量,就是潜在的灵力来源!”

回到出租屋相对安静的卧室,拉上窗帘隔绝干扰,盘膝坐定。饱腹感带来的微微不适反而成了集中精神的锚点。

闭目凝神,全力观想丹田深处那冰冷永恒的景象——两团纯粹、由微弱灵力本源构成的“星体”。他不再满足于静态想象,而是极力模拟宇宙中双星系统的动态平衡:

意念中,两团本源之间产生了无形的“引力”,彼此吸引。

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围绕着共同的质量中心,在稳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倾向”与相互的“引力”形成动态平衡,维持着这个脆弱而精妙的结构。“旋为用!”王涛心中默念。

高度集中的精神力仿佛化作无形的引导场和催化剂。他清晰地“感知”到:胃部因消化食物而升腾起一股灼热、散乱的能量洪流。这股洪流在精神力的引导下,被缓慢地、艰难地“泵”向丹田区域。

散乱的能量流抵达丹田外围,开始被高速旋转的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场”所捕获、撕扯。如同星际物质被吸积盘捕获。

稀疏的、雾状的、泛着微弱光芒的能量粒子被双星拖曳着,环绕着它们高速旋转,如同两条黯淡的光尾。随着旋转加速和粒子间碰撞、压缩,部分能量粒子似乎被“碾碎”、“提纯”,缓慢地融入两颗本源星体之中。

王涛“看到”两颗星体的光芒似乎凝实了一丝丝,体积也极其微小的膨胀了一点点。“有戏!”内心的狂喜几乎要冲破专注状态。

星体体积的微小增长带来了引力的微弱增加!他立刻“察觉”到双星有了一丝向共同质心靠近的趋势——引力 > 向心力!“加速!维持轨道!”他毫不犹豫地投入更多精神力,意念如同无形的鞭子,强行驱动两颗星体加速旋转!旋转速度的提升,瞬间增加了所需的向心力,重新拉住了即将失控的星体,勉强维持住了轨道平衡。这个过程极其消耗心神,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不知过了多久,胃部的灼热感稍减,但饱胀感依旧。丹田区域那股被牵引的能量流变得极其微弱、稀疏,双星的光尾也几乎消失不见,只剩下两颗比之前略“亮”一丝、旋转依旧冰冷的星体。

王涛缓缓睁开眼,强烈的现实感瞬间回归。卧室的陈设,窗外车辆的噪音,以及……依然鼓胀的胃部!食物的消化远未完成。

“幻觉?” 刚才那宏大、冰冷、精密运转的双星系统,那被捕获、拖曳、融入的能量粒子流,那为了维持平衡而强行加速的惊险操作……一切都如同一个极度真实的梦境。逻辑上,人怎么可能“看”到自己的丹田?

“但太真实了!”那种精神力高度集中带来的疲惫感、强行加速时意念的“用力感”、以及此刻丹田区域那若有若无、不同于饱腹感的一丝极其微弱的暖意和……凝实感? 都强烈地提醒着他,刚才发生的一切绝非单纯的幻想。这更像是某种高度专注下的“内感知”,一种精神意志对能量流动和转化的直接映射和干预。“难道精神力,就是那个关键的‘转化界面’和‘控制程序’?”

看着桌上剩下的半个冷掉的包子,王涛苦笑。消耗了如此巨量的高热量食物,投入了全部心神一个小时,结果丹田里的“双星”似乎只壮大了微不足道的一丝,可能连维持其自身稳定运转都勉强。这转化效率,低得令人绝望!《玄元功》里描述的“气旋”吸收环境灵气,效率又如何?

实验再次验证了核心理论——通过“双星模型”和精神力引导,可以将食物化学能转化为可储存的灵力本源!能量守恒定律在修仙领域依然成立!

“双星模型”并非静态雕塑,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需要根据能量输入(质量增加)实时调整参数(旋转速度)以维持稳定。这比《玄元功》单一气旋的“中心吸引”模式似乎更复杂,对控制力要求更高。

整个转化过程极度依赖高度集中的精神力,它既是“引导场”,又是“控制程序”,还是“感知器”。精神力的强度和精度,很可能决定了修炼的上限和效率。

食物转化的效率低得令人发指。必须找到更高效的能量来源和更优化的“转化协议”,功法?

王涛摸着依旧发胀的肚子,感受着精神力透支后的微微头痛和丹田那一丝难以言喻的变化。这次修炼,痛苦远小于第一次强行凝聚的惨烈,但带来的震撼和疑问却更深了。他看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投向了那个昏暗的地下室。《玄元功》……关于“食气并重”中“气”的部分,必须尽快弄明白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