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与此同时,锦城某农业研究机构内。

相比于秦川大学早已经启动的相关课题,而这一行西北农林大学的师生们才刚刚发现这已经对外开放的大门。

“老师!有重大发现!!这批样本的儿茶素含量只比对照茶样高了约20%,但体外抗氧化活性却高出整整500%!”蒋覃越激动地喊道!

众人闻声立刻围拢过来。章教授接过数据报告,眉头渐渐蹙起,指尖轻轻敲击着纸张上那组突兀的数据。

其实在之前的常规成分分析中,这份来自秦岭的样本就已显示出与众不同。多项成分含量与已知茶叶品种存在统计学差异:

比如硒含量显著偏高,普通茶叶普遍低于0.1 mg/kg,而这份来自富硒区的样本却高达3.7 mg/kg。

虽然当地本就属于富硒地带,茶叶硒含量在0.5 mg/kg至5.0 mg/kg之间也属正常,但与此同时,锌、锰、镁等微量元素也呈现协同上升趋势。

进一步对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发现茶氨酸含量显著提升且比例独特;含硫/硒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中,硒代蛋氨酸(Se-Met)和硒代半胱氨酸(Sec)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茶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也出现大幅变化。

多酚类成分中,总儿茶素含量上升,各单体儿茶素比例发生改变,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占比显著提高。

除此,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和比例也与其他样本迥异。

由于上述异常,实验室随即展开大批次样本筛选,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

如今结果出炉,显示抗氧化能力远超预期,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却也迎来了新的问题!

成分增幅与活性提升严重不匹配,暗示这批秦岭茶叶中可能存在未知的、强效抗氧化成分。

上述含量的提高并不能引起其抗氧化能力高达500%,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都谈谈看法吧。”章教授环视着实验室里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带着鼓励。

大师兄程和玉首先开口,语气沉稳:“茶叶中具备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儿茶素、茶氨酸等。”

“此外,发酵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也贡献部分功能。而我们这批样本来自富硒区,硒元素本身也是已知的抗氧化增强因子。”

李渠礼推了推眼镜,紧接着提出关键问题:“可即便我们把所有已知成分的抗氧化效应叠加起来,也远远解释不了这500%的异常增幅。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

“所以,”小师弟杨渡平试探着接话,“这批茶叶里,很可能出现了一种我们目前认知之外、抗氧化能力极强的全新成分?”

章教授缓缓点头:“从数据上看,这个推测是合理的。”

“既然可能性这么高,那我们接下来就必须把它找出来!”小师妹蒋覃越语气兴奋,跃跃欲试地看向章教授,“老师,请您布置任务吧。”

章教授略作思考,清晰地下达指令:

“和玉,你负责将剩余的茶叶粗提物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按极性等性质分离成数十个至上百个细分馏分。”

“渠礼,你配合大师兄的实验,每收集一个馏分,就立即用体外抗氧化模型进行活性筛选,做到边分离边检测。”

“覃越,你负责将各个馏分的活性数据整合,绘制成活性图谱,直观呈现高活性区间。”

“图谱完成后,集中对活性最高的几个馏分进行反复纯化,目标是锁定那个关键的有效化合物。”

“渡平准备一下,随我再去一趟金州,重新采集样本,确保后续实验材料充足。”

任务明确后,众人迅速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而眼中却充满了期待,真相,就藏在那一个个即将被分离出来的微小馏分之中。

—————–

2026年十一月五日,西北农林大学的章教授再次驱车前往金州的钟氏茶馆。

连续行驶十个多小时后,章教授与杨渡平在凌晨一点多抵达金州东收费站。二人就近找了一家旅舍休息,清晨八点整,又动身赶往十几公里外的茶馆。

今日茶馆里的客人比往常多了不少,五六位老人正坐在茶馆外喝茶闲聊。这些都是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友。

自从前几天从山里休养回来的老王发现,喝了这家的茶后身体暖融融的,关节疼痛也明显缓解,大家便不约而同地每天乘公交来到这个小镇,聚在茶馆里边喝茶边聊病情边话家常。

老王是本地人,前年在铁路医院查出风湿性关节炎后,一直靠药物控制,每月药费不菲。

前不久他搬回镇上老宅居住,一次清晨遛弯时,偶然发现派出所旁边新开了家茶馆。

出于好奇,他走进去点了一壶没听说过的茶。老板见他是当天第一位客人,还给他打了半价。

结账时看到标价一壶68元,半价后34元,老王心里一沉,暗暗叫苦以为是进了黑店。

心疼地付完钱回到家,还念念不忘,却不知道往常雨天必犯的关节痛这次居然没有发作。

直到晚上准备吃药时,他才猛然惊醒:这茶,似乎比药还灵。

于是第二天他又来了。第三天叫上了几位同病相怜的老友。第四天茶馆里几乎坐满了闻讯而来的老人。

不知不觉,这家小店成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俱乐部。

可惜今日老王几人来着晚,只能搬个凳子坐在外面了。外面也好,晒着阳光。

这医院奇话,还是引起了医生护士们的注意,而今天,连金州铁道人民医院的几位医生也打算前来一探究竟。

就在章教授二人下车的同时,医院的刘素平医生一行人也刚好抵达茶馆门口。双方目光交汇,仿佛有种无形的默契。

“你好,我是金州铁道人民医院的刘素平。”中年医生语气沉稳地自我介绍。

“你好,”章教授回应,“西北农林大学,章杨顺。”

八仙桌旁,两位科研人员与四位来自铁道医院的医生相对而坐。面对这两批同时到来的访客,钟老板心中已有几分明了。

“不知几位今日前来,是有什么指教?”钟老板一边为众人斟茶,一边温和地问道。原本馆内已无空座,但这些老人们一听是大夫和科学家来访,纷纷热情地让出了位置。

章教授与刘医生对视一眼,最终刘医生开口道:“章教授,您先请。”

章教授原本有些难以启齿,毕竟将人家赠予的茶叶拿去研究已略显唐突,此番前来更是为了向钟老板再采购一批。

在众人注视下,他斟酌着解释道:“钟老弟,上次你给的茶叶不知还有没有剩余?我想再向你买一些。”

钟老板闻言会心一笑:“章大哥,你这茶叶消耗得可真快啊!该不是都拿去搞科研了吧?”

两人的对话让在场的医生们立刻意识到,近来传闻中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缓解作用的神奇茶叶,正是眼前讨论的这批。

“确实做了一些初步研究。”章教授坦然承认。

“那章大哥可有什么发现?方便透露一二吗?”钟老板饶有兴致地追问。

“其实没什么需要保密的。你这批茶叶最突出的特点,是表现出异常高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这时,一旁的李医生插话道,“章教授、钟老板,实不相瞒,我们这次前来也正是为了这批茶叶。”

他继续说明:“钟老板您可能已经注意到,您这批茶叶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缓解和辅助治疗效果相当显著。”

钟老板听罢,只是含笑不语。

“风湿性关节炎?”章教授陷入思考,“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儿茶素确实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我们检测发现,这批茶叶的儿茶素含量仅比普通茶叶高约20%,体外抗氧化活性却高出500%。”

“或许还存在其他有效成分。”另一位医生提出,“有没有考虑过硒元素?这一带的茶叶多数属于富硒茶。”

“儿茶素能够抑制多种促炎因子的产生,这些因子正是导致关节炎症的关键。通过减轻炎症反应,确实能直接缓解关节肿痛。但单凭20%的儿茶素增幅,很难解释患者反馈的迅速、显著的效果。”左手边的年轻医生补充道。

李素平医生通过这番交流心里也有了了一些猜想:“章教授,或许可以重点关注硒元素的作用。硒是多种抗氧化酶的核心成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内处于高度氧化应激状态,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重组织损伤。”

“硒能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帮助清除自由基,从根源上缓解关节损伤。此外,硒还对免疫调节有一定作用,可能帮助平衡过度活跃的自身免疫反应。”

“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低硒地区居民的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研究表明适当补硒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和晨僵。”其他医生陆续补充。

章教授认真考虑后回应:“样本硒含量为3.7 mg/kg,虽不属于极端高水平,但确实值得深入验证。感谢李医生的提醒。”

“看来各位都有收获。”钟老板笑着从茶柜中取出两袋茶叶,“既然都是为了研究,我也尽一份力。这里每袋十斤,不知两位各需要多少?”

章教授与李医生交换了一个眼神,主动发出邀请:“李医生,不知贵院是否有兴趣合作开展相关研究?”

这个提议让李素平颇感意外。对方是知名高校的课题负责人,而自己仅是地方医院的主治医师。

但若能借此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对医院和个人都大有裨益,何况西北农林大学的学术声誉卓著。

“我们很乐意参与,合作愉快。”李医生郑重回应。

章教授对于这次的主动合作十分清楚其好处。与扎根于秦岭本地、掌握着特殊茶叶资源的钟老板建立联系,并与当地医院开展合作,将为后续研究铺平道路。

此时主动伸出合作的橄榄枝,对推进课题的广度与深度无疑至关重要。

几天后不久,“秦岭茶叶活性成分与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联合课题组就成立了,即使课题还未申报,但双方已经做好了相关分工工作。

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随即确定:由西北农林大学方面负责物质基础研究,包括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以及标准化提取物的制备;

金州铁道人民医院则主要负责临床研究部分,包括方案设计、患者招募与临床效果评估。

双方将共同撰写并提交临床前研究方案及未来的临床试验方案,报请各自的伦理委员会审批。

至于后续的研究阶段,将视第一阶段的发现而定,为未来的探索留下了开放的空间。

令人鼓舞的是,课题申报工作意外地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青睐。这份额外的关注为后续研究的全面展开注入了强劲动力,并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持。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