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东方的急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咸阳宫平静的议事厅。田荣诛杀朝廷任命的齐郡郡守韩平、占据临淄城的消息,让刚刚因南征胜利而稍缓的气氛瞬间凝重。

刘欣梅(扶苏)手指按在舆图上的齐地,指腹反复摩挲着“临淄”二字,目光沉了下来:“田儋归降时曾言,愿约束族亲共守大秦律法,如今田荣公然叛乱,杀我官吏、占我城池,是欺我大秦无人可镇东方吗?”

项梁上前一步,躬身道:“监国,田氏在齐地经营数代,根基深厚。田儋虽归附,但其弟田荣素有野心,当年陈胜吴广起义时便曾拥兵自重,如今见南方平定、北境稍安,便以为有机可乘。臣请命率军东征,定将田荣擒回咸阳,以儆效尤!”

蒙恬却持谨慎态度,补充道:“项将军勇猛有余,然齐地多水泽,地形复杂,且田荣已收拢旧部三万余人,又联合了胶东郡的田市、济北郡的田都,三股势力合计近五万之众,不可轻敌。依臣之见,当分兵两路,一路正面牵制,一路迂回包抄,方能速战速决。”

刘欣梅点头认可,目光扫过众将:“项将军率三万楚军为主力,从荥阳出发,沿济水北上,直逼临淄,吸引田荣主力;周勃刚平定南方,麾下将士虽有疲惫,但熟悉水战,可率两万大军从琅琊郡沿海路进发,绕至临淄东侧,截断田荣退路;另派灌婴率一万轻骑,从巨鹿郡出发,奔袭济北郡,瓦解田都的势力,防止其增援临淄。三路大军,半月后于临淄城外汇合,不得有误!”

军令传下,三路大军即刻整兵出发。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沿济水北上时,沿途百姓夹道相送——自新政推行以来,齐地百姓减免了赋税,恢复了农桑,对朝廷早已心生归附,听闻田荣叛乱,纷纷主动为楚军指引道路、提供粮草。

而临淄城内,田荣正忙着扩充兵力。他下令强征临淄城及周边郡县的青壮男子入伍,稍有反抗便以“通秦叛齐”的罪名诛杀,城中百姓怨声载道。田荣的谋士邵平劝谏道:“将军,如今民心向秦,强行征兵只会失了民心,不如暂缓征兵,先巩固城防,待秦军远道而来、师老兵疲,再寻机出战。”

田荣却不耐烦地挥手:“我田氏乃齐地正统,秦人本是外来者,百姓一时被蒙蔽罢了!等我击败秦军,占据整个东方,百姓自然会归顺我。传令下去,三日内若不能凑齐五万兵力,各郡县的官吏一律问斩!”

邵平看着田荣狂妄的模样,心中暗叹——这临淄城的繁华,恐怕 soon 便要化为泡影。

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抵达济水南岸时,田荣已派其侄田广率领两万大军驻守济水北岸,搭建营寨、挖掘壕沟,妄图凭借济水天险阻挡楚军。

济水的水流湍急,北岸的秦军在岸边布置了大量的弓弩手,楚军几次尝试乘船渡河,都被密集的箭矢逼退,伤亡了数百人。副将陈婴忧心忡忡地对项梁说:“将军,秦军占据地利,硬攻恐难奏效,不如暂且后退,寻他处浅滩渡河?”

项梁登上高处,观察着北岸的营寨布局,忽然指着秦军营寨西侧的一处芦苇荡:“你看那里,芦苇茂密,水流应当较缓,且秦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正面,西侧的防备必定薄弱。我们可在正面布置疑兵,假装明日清晨要强攻,吸引秦军注意力,再派一支精锐从西侧芦苇荡偷渡,绕到秦军后方发起突袭。”

当晚,楚军在正面营寨点燃大量火把,士兵们呐喊助威,营造出即将夜袭的假象。田广果然中计,下令全军戒备,弓弩手全部集中到正面岸边,严阵以待。而项梁则挑选了五千精锐,由副将英布之子英勃率领,趁着夜色,乘坐小船从西侧芦苇荡偷渡。

英勃虽年轻,却继承了英布的勇猛,率军登陆后,立刻下令士兵们熄灭火把,摸向秦军大营。秦军大营内,士兵们因整夜戒备而疲惫不堪,不少人靠着帐篷昏睡过去。英勃一声令下,楚军士兵如同猛虎下山,冲入秦军大营,逢人便杀、遇帐便烧。

“不好!有敌袭!”秦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田广在营寨内四处奔走,想要组织抵抗,却被楚军士兵团团围住。英勃挺枪直刺,田广躲闪不及,被一枪挑落马下,当场毙命。

北岸的秦军见主将战死,大营被烧,纷纷溃散而逃。项梁率领楚军主力趁机渡河,顺利占领了秦军的营寨。首战告捷,楚军士气大振,继续向着临淄方向进军。

与此同时,周勃率领的水军也抵达了琅琊郡沿海。琅琊郡郡守徐厉早已接到朝廷命令,提前为楚军准备了数十艘战船和充足的粮草。周勃率军沿海路北上,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抵达临淄东侧的渤海湾,开始部署兵力,截断临淄的海上退路。

灌婴率领的轻骑则奔袭济北郡。田都得知楚军来袭,本想率军抵抗,但其麾下的士兵多是被强征而来的百姓,不愿为田都卖命,纷纷倒戈。田都见大势已去,带着少数亲信逃往临淄,投奔田荣。灌婴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济北郡,随后率军向临淄靠拢。

三路大军如期在临淄城外汇合,将临淄城团团围住。项梁派人向城内喊话,劝田荣投降,田荣却在城墙上斩杀了朝廷的使者,对着楚军大营叫嚣:“扶苏小儿,有本事就攻城!我田荣誓与临淄共存亡,定要让你们楚军血流成河!”

刘欣梅接到田荣拒降的消息后,下令:“临淄城百姓无罪,攻城时务必谨慎,尽量减少百姓伤亡。若田荣愿献城投降,可饶其族人不死;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诛灭田氏满门!”

项梁接到命令后,开始制定攻城计划。临淄城城墙高大坚固,田荣又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弓弩手和投石机,硬攻难度极大。项梁与周勃、灌婴商议后,决定采用“围而不攻、困其粮草”的策略——临淄城的粮草储备有限,只要切断所有外援,不出一月,城内必定粮尽,到时候田荣不战自溃。

然而,田荣早已料到楚军会采用此计,提前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粮草,还下令关闭城门,严禁百姓外出,妄图凭借城中的粮草与楚军长期对峙。城内的百姓因此陷入困境,粮食价格飞涨,不少人因缺粮而饿死。

邵平再次劝谏田荣:“将军,如今城内百姓已无粮可食,若再继续对峙,恐怕会引发民变。不如打开城门,放出百姓,再与楚军决一死战,也好过让百姓跟着我们一起送死。”

田荣却冷笑道:“百姓?不过是我手中的筹码罢了!只要有百姓在城内,楚军便不敢全力攻城。等楚军粮草耗尽,我再率军杀出,定能一举击溃他们!”说罢,他下令将城内剩余的粮食全部集中到自己的府邸和军队中,严禁百姓私藏粮食,违者格杀勿论。

城内的百姓彻底绝望,不少人开始暗中联络楚军,想要打开城门,迎接楚军入城。其中,临淄城的大族张氏最为积极——张氏世代居住在临淄,田荣叛乱后,强行霸占了张氏的家产,还杀害了张氏的族长,张氏与田荣早已结下血海深仇。

张氏的现任族长张胜秘密派人出城,见到了项梁,献上了临淄城的布防图,并表示愿意在夜间打开城门,迎接楚军入城。项梁大喜,与周勃、灌婴商议后,决定在三日后的夜间,由张氏族人打开城门,楚军趁机入城,一举攻破临淄。

约定的当晚,临淄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田荣以为楚军仍在城外对峙,放松了警惕,只派了少数士兵在城墙上巡逻。张胜按照约定,率领族人悄悄来到东门,杀死了守门的士兵,打开了城门。

早已埋伏在城外的楚军士兵见状,立刻涌入城中。项梁率领主力直奔田荣的府邸,周勃率军控制城内的各个要道,灌婴则率领轻骑追击溃散的秦军。

田荣在府邸中饮酒作乐,听闻楚军入城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召集亲信士兵抵抗。但楚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到了府邸门前。田荣率领亲信士兵拼死抵抗,却终究寡不敌众,亲信士兵纷纷战死。

田荣见大势已去,想要从后门逃跑,却被英勃拦住。“田荣逆贼,哪里逃!”英勃挺枪直刺,田荣慌忙躲闪,却被英勃一枪刺穿了肩膀。田荣惨叫一声,摔倒在地,被楚军士兵生擒。

项梁来到田荣面前,冷冷地说道:“田荣,你叛乱杀官,残害百姓,今日终于落网。监国有令,若你献城投降,可饶你族人不死,如今你负隅顽抗,只能怪你自己!”

田荣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士兵按住。他看着项梁,眼中满是不甘:“我田氏乃齐地正统,大秦夺我齐国之地,如今我不过是收复故土,何错之有!”

项梁冷笑一声:“天下一统,早已是大势所趋。你妄图裂土称王,逆历史潮流而动,注定会失败。押下去,待平定齐地后,送往咸阳,听候监国发落!”

临淄城被攻破后,胶东郡的田市见田荣被俘,自知无力抵抗,率领部众投降。至此,齐地的叛乱彻底平定。项梁一面派人安抚百姓,开仓放粮,救济因战乱而受灾的百姓,一面派人向咸阳禀报战况。

刘欣梅接到齐地平定的消息后,心中大喜,下令重赏东征的将领和士兵。同时,他任命张胜为齐郡郡守,负责治理齐地,推行朝廷新政。张胜感激朝廷的信任,上任后积极安抚百姓,整顿吏治,齐地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就在东征大军平定齐地的同时,西境传来了急报——羌胡部落联合起来,大举入侵陇西郡,攻破了陇西郡的数座县城,杀掠百姓,抢夺粮草。

章邯接到急报后,立刻率领两万陇西铁骑驰援陇西郡。陇西郡的守将李信早已率领士兵与羌胡部落展开激战,但羌胡部落骑兵众多,机动性强,秦军屡战屡败,只能退守陇西郡的治所狄道城。

章邯率军抵达狄道城时,羌胡部落正围攻狄道城。章邯见秦军士气低落,立刻下令:“将士们!羌胡蛮夷,竟敢入侵我大秦领土,残害我大秦百姓,士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我等率军而来,定要将他们赶出陇西,让他们知道我大秦的厉害!”

说罢,章邯率领陇西铁骑,向着羌胡部落的大营发起冲锋。陇西铁骑乃大秦最精锐的骑兵之一,常年与匈奴、羌胡等部落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极强。羌胡部落的骑兵见秦军来势汹汹,纷纷后退。

章邯率军冲入羌胡部落的大营,士兵们挥舞着马刀,斩杀羌胡士兵。羌胡部落的首领见秦军勇猛,不敢恋战,下令撤军。章邯率军追击,斩杀羌胡士兵数千人,缴获了大量的牛羊和粮草。

狄道城之围解除后,李信向章邯禀报:“将军,此次羌胡部落联合了多个部落,兵力约有五万余人,他们入侵陇西郡,并非只是为了抢夺粮草,而是想要占据陇西郡,作为入侵关中的跳板。”

章邯点头道:“我已知晓。羌胡部落素来贪婪,此次大规模入侵,背后定有推手。我们必须加强陇西郡的防御,防止羌胡部落再次入侵。”

随后,章邯开始整顿陇西郡的防务。他下令加固狄道城及周边县城的城墙,挖掘壕沟,设置拒马;同时,他派人联络陇西郡周边的郡县,让他们加强戒备,一旦发现羌胡部落的踪迹,立刻通报;此外,他还挑选了数千名青壮男子,编入军队,进行训练,充实陇西郡的兵力。

羌胡部落的首领见秦军加强了防御,不敢再次贸然入侵,只能率军退回草原。但章邯深知,羌胡部落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迟早还会再次入侵陇西郡。因此,章邯并未放松警惕,依旧在陇西郡加强防务,训练士兵,时刻准备着应对羌胡部落的再次入侵。

齐地和西境的战事暂时平息后,咸阳宫再次召开议事大会,商议后续的治国之策。

刘欣梅看着众臣,说道:“如今南方平定,齐地叛乱被诛,西境羌胡被击退,大秦的局势逐渐稳定。但天下历经战乱,百姓困苦,百废待兴,我们必须继续推行新政,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秦重现往日的辉煌。”

蒙恬上前说道:“监国所言极是。如今北方匈奴虽暂时退去,但仍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加强北方的防务。臣建议,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加固防御工事,同时派重兵驻守,防止匈奴入侵。”

项梁补充道:“除了北方的防务,我们还需重视农业生产。历经战乱,不少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臣建议,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给予开垦荒地的百姓减免赋税的优惠;同时,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济水等河流,防止水患,保障农业生产。”

刘欣梅点头认可,说道:“蒙将军和项将军的建议都很好。北方长城的修筑,由蒙将军负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水利的兴修,由项将军负责。此外,我们还需重视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学堂,教授百姓读书识字,传播大秦的律法和文化,让百姓知礼守法。”

随后,刘欣梅又任命了一批贤能之士担任各地的官吏,负责推行新政。这些官吏大多是在战乱中表现突出、深得百姓爱戴的人,他们上任后,积极推行朝廷的新政,安抚百姓,整顿吏治,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新政的推行下,大秦的局势越来越好。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商业也日益繁荣。各地的学堂纷纷设立,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读书识字,大秦的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然而,刘欣梅深知,天下尚未完全平定,北方的匈奴、西境的羌胡仍对大秦虎视眈眈,东方的一些割据势力也只是暂时归附,随时可能再次叛乱。因此,他并未放松警惕,依旧在加强军队建设,整顿吏治,推行新政,为大秦的长治久安而努力。

这一日,刘欣梅立于咸阳宫的露台之上,望着远方。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咸阳城的街道上,百姓们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刘欣梅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肩负着大秦复兴的重任,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有信心,在众臣的辅佐下,在百姓的支持下,一定能让大秦重现往日的辉煌,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太平幸福的日子。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