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为什么害怕阳光免费阅读,为什么害怕阳光章节在线阅读

为什么害怕阳光

作者:封读

字数:99629字

2025-10-09 19:30:13 完结

简介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历史古代小说,为什么害怕阳光,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刘欣梅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封读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99629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为什么害怕阳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扶苏府的密室,烛光摇曳,将刘欣梅的身影在墙上拉得很长。他刚看完暗卫关于胡亥与赵高勾结的最新密报,指尖在桌案上的密报上轻轻摩挲,眼神冷冽如冰。

“胡亥……赵高……”他低声呢喃,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小太监的声音带着几分谨慎:“公子,蒙将军府的人又来了,说是有第二批物资送到。”

刘欣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让他们送到西跨院的密室,我亲自去看。”

等他赶到西跨院密室时,几名蒙恬府的亲兵正恭敬地守在一堆木箱旁。见扶苏到来,为首的百夫长立刻单膝跪地:“末将参见公子。蒙将军有令,这批物资务必由公子亲自查验。”

刘欣梅挥了挥手,示意亲兵退下,然后亲自打开了第一个木箱。箱内并非甲胄或器械,而是一卷厚厚的羊皮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上郡乃至整个北疆的地形、匈奴部落分布,甚至连一些隐蔽的水源和山谷都做了标记。地图边缘,还用朱砂笔圈出了几处匈奴人可能的袭扰路线。

“好一个蒙恬……”刘欣梅看着地图,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张地图,更是蒙恬对北疆防务的全盘规划,他能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自己,这份信任,分量不轻。

他继续打开第二个箱子,里面是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砚台是上好的端砚,笔杆是象牙所制,旁边还放着几本关于匈奴语言、风俗的典籍。刘欣梅拿起一本《匈奴志》,翻了几页,发现里面有不少蒙恬的批注,都是关于如何利用匈奴内部矛盾的分析。

第三个箱子打开,里面是数十封密封的信件。刘欣梅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封上没有任何标记,只在封口处用了蒙家军的专用火漆。他拆开信件,里面是蒙恬的亲笔信,字迹刚毅有力:

“扶苏公子亲启:

上郡苦寒,非京都可比。这些书籍可助公子了解匈奴,地图可助公子掌握防务。那些信件,是老夫在边军之中的心腹将领名录,公子到了上郡,可择机联络。北疆之事,非一人可成,望公子与蒙某同心,共御外敌,亦……共安己身。”

信的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一个简单的“蒙”字。

刘欣梅将信件紧紧攥在手中,心中百感交集。蒙恬的示好如此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在主动向他递出橄榄枝。这背后,是蒙恬对朝堂局势的判断,也是对他这个“扶苏”的认可。

“来人。”刘欣梅沉声唤道。

小太监立刻应声而入:“公子。”

“立刻备车,我要去一趟蒙将军府。”

“啊?公子,您现在去……是否妥当?”小太监有些担忧,蒙恬虽然是忠臣,但毕竟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与他走得太近,难免会引起始皇帝的猜忌。

刘欣梅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现在不去,更待何时?蒙恬是我在上郡唯一的依仗,也是我破局的关键。些许猜忌,比起性命和未来,不值一提。”

他顿了顿,补充道:“对了,把那枚‘胡’字腰牌带上,还有暗卫查到的关于胡亥在城外据点的密报,一起带上。”

小太监虽然不解,但还是恭敬地领命去准备了。

半个时辰后,扶苏的马车停在了蒙恬将军府的门口。与想象中不同,蒙恬的将军府十分简朴,没有过多的装饰,门口的卫士也只是穿着普通的边军甲胄,眼神却异常锐利。

通报之后,蒙恬亲自迎了出来。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身上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硝烟味,显然是刚从演武场回来。

“末将蒙恬,参见公子。”蒙恬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却不谄媚。

“蒙将军不必多礼。”刘欣梅连忙扶起他,“今日叨扰,是有几件事想向将军请教。”

两人并肩走进客厅,分主客坐下。蒙恬屏退了所有下人,客厅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公子所为何事,不妨直言。”蒙恬开门见山。

刘欣梅也不拐弯抹角,从袖中取出那枚“胡”字腰牌和密报,放在桌上:“将军请看,这是刺杀我的刺客所携之物,以及我暗卫查到的线索。”

蒙恬拿起腰牌和密报,仔细看了一遍,眉头渐渐皱起:“胡亥?赵高?他们好大的胆子!”

“将军觉得,此事父皇可知晓?”刘欣梅目光紧紧盯着蒙恬,想从他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蒙恬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陛下多疑,却也并非不明是非。胡亥是他的幼子,赵高是他的近臣,他或许有所察觉,但未必愿意相信,或者说,他在权衡。”

“权衡?”刘欣梅捕捉到了这个词。

“不错。”蒙恬点了点头,“陛下需要平衡朝中势力,需要有人制衡我蒙家,也需要有人制衡李斯。胡亥和赵高,或许就是他用来制衡公子你的棋子之一。”

刘欣梅心中一凛,他没想到蒙恬会看得如此透彻。始皇帝的心思,果然深沉如海。

“那将军觉得,我该如何应对?”

蒙恬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欣赏:“公子能在承明殿上巧妙反击赵高,又能迅速组建暗卫,已经做得很好了。接下来,上郡就是你的机会。到了上郡,你要做的就是掌握军权,建立自己的威望,同时……暗中积蓄力量。”

他指了指桌上的地图和信件:“这些,就是我能为公子做的。上郡的边军,虽然以我的旧部为主,但也有不少是忠于大秦、忠于陛下的将士。公子可以凭借你的身份和才学,去争取他们的支持。”

“那蒙将军呢?”刘欣梅问道,“你愿意支持我到什么程度?”

蒙恬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城方向,语气坚定:“我蒙家世代忠良,忠于的是大秦,是天下苍生。公子若能为大秦带来安定,为百姓带来福祉,我蒙恬,愿为公子马首是瞻。”

这句话,如同一个承诺,让刘欣梅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他站起身,对着蒙恬深深一揖:“蒙将军大义,扶苏感激不尽。他日若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离开蒙恬将军府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刘欣梅坐在马车上,脑海中不断梳理着今天得到的信息。蒙恬的支持,胡亥和赵高的阴谋,始皇帝的制衡之术……这一切都像一张巨大的网,将他笼罩其中。

但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感到迷茫和恐惧,反而多了几分清晰和坚定。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回到扶苏府,他立刻召集了所有暗卫头领和刚刚选拔出来的亲卫队长。

“从今日起,暗卫‘影’组分为两队,一队由‘黑’统领,继续追查胡亥和赵高的阴谋,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另一队由‘白’统领,负责保护我的安全,并开始训练,准备随我前往上郡。”

“是!”两名暗卫头领齐声应道。

“还有,”刘欣梅看向亲卫队长,“你们的任务是熟悉蒙将军送来的甲胄和器械,尤其是那副玄黑色甲胄,务必在三日内摸清它的所有功能。另外,挑选出五十名最忠诚、最精锐的侍卫,随我前往上郡。”

“属下遵命!”

安排完这些,刘欣梅又召见了府中的管家:“将府中私库的三成资金提出来,换成黄金和珠宝,另外,采购大量的药材、粮食和御寒衣物,准备运往上郡。”

管家有些犹豫:“公子,私库的三成资金可不是小数目,而且运往上郡路途遥远,恐怕会惹人非议。”

“非议?”刘欣梅冷笑一声,“比起性命,非议算得了什么?你只管去办,一切后果由我承担。另外,派人去联系那些在朝中不得志但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尤其是那些曾与我母妃有些渊源的,许以重利和前程,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追随我前往上郡。”

管家心中一惊,公子这是要在上郡建立自己的班底啊!他不敢再多问,立刻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扶苏府变得异常忙碌。暗卫们频繁出入,采购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府中还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都是前来投靠的官员和士子。

刘欣梅则将自己关在书房,一边研究蒙恬送来的地图和典籍,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思路。他知道,前往上郡只是第一步,如何在那里站稳脚跟,如何掌握军权,如何应对来自胡亥、赵高甚至是始皇帝的压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凶险。

这天,他正在研究《匈奴志》中关于匈奴部落联姻的记载,小太监匆匆进来禀报:“公子,陛下有旨,让您三日后启程前往上郡,同行的还有……二公子胡亥的人。”

刘欣梅手中的毛笔一顿,墨水在宣纸上晕开一个墨点。

“胡亥的人?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小太监压低声音:“听传旨的公公说,陛下让二公子身边的侍卫统领‘胡狼’随您一同前往上郡,美其名曰‘协助公子打理后勤’。”

胡狼!那个腰牌的主人!

刘欣梅眼中寒光一闪。始皇帝这是明摆着要在他身边安插一个眼线,而且还是一个对他怀有敌意的眼线!

“好,好一个父皇……”刘欣梅低声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他想看戏,那我就演给他看。”

他放下毛笔,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宫城的方向。

“胡狼……上郡……这场戏,越来越有趣了。”

三日后,咸阳城外的十里长亭。

刘欣梅身着一身便于远行的劲装,头戴帷帽,站在亭中,接受着前来送行的官员们的祝福。蒙恬也来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递给刘欣梅一个锦囊:“公子到了上郡再看。”

刘欣梅默默收下。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簇拥着一个身材微胖、满脸倨傲的将领走了过来。那将领看到刘欣梅,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扶苏公子,在下胡狼,奉陛下和二公子之命,随您前往上郡,还请公子多多指教。”

他的目光扫过刘欣梅的帷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刘欣梅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胡统领客气了,一路上还要仰仗胡统领的帮助。”

两人虚与委蛇了几句,刘欣梅便登上了马车。

随着一声“启程”的号令,长长的车队缓缓离开了咸阳城,朝着西北方向的上郡驶去。

马车内,刘欣梅摘下帷帽,揉了揉太阳穴。他知道,从踏出咸阳城的这一刻起,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打开蒙恬给的锦囊,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个字:“观其变,握其刃。”

刘欣梅将纸条紧紧攥在手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观其变,握其刃……蒙将军,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上郡的风,注定不会平静。而他,刘欣梅,将在这片风云之地,磨砺出最锋利的暗刃,斩断所有束缚他的枷锁,成为真正的执棋者!

车队一路向西,烟尘滚滚。刘欣梅靠在车厢的软垫上,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脑海中已经开始推演到了上郡之后的每一步棋。

胡狼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他必须想办法要么收服他,要么……除掉他。但在始皇帝的眼皮底下,除掉他几乎不可能,那就只能先稳住他,再寻找机会。

蒙恬的支持是关键。他必须尽快与蒙恬在军事上达成共识,掌握一部分边军的指挥权。

那些投靠他的官员和士子,是他建立行政班底的基础。到了上郡,他要尽快将他们安插到合适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

还有暗卫和亲兵,他们是他的底牌,必须尽快训练成型,具备实战能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匈奴。只有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取得成绩,他才能真正在北疆站稳脚跟,获得始皇帝的认可,同时也能获得边军将士的拥戴。

“公子,前面就是泾阳了,是否需要停留休息?”车外传来亲卫队长的声音。

刘欣梅睁开眼,看了看窗外。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了一片金红。泾阳城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

“不必停留,继续赶路。告诉所有人,日夜兼程,尽快赶到上郡。”

“是!”

车队没有停留,继续向西疾驰。夜色渐深,只有车轮滚动的声音和士兵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

刘欣梅再次闭上眼,但这一次,他的心中充满了力量。

上郡,我来了。胡亥,赵高,你们准备好迎接我的反击了吗?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咸阳城的那一刻,咸阳城内的某个角落,赵高正对着一个密探下达指令:“密切监视扶苏的动向,尤其是他和蒙恬的往来。另外,通知‘胡狼’,找个机会……”

而在另一处,胡亥正把玩着一枚玉佩,听着属下的汇报,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扶苏……上郡那么远,那么危险,你就永远留在那里吧!”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在大秦的疆土上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身处旋涡中心的刘欣梅,正一步一步,朝着他的目标,坚定地迈进。他知道,未来的路充满了荆棘和陷阱,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因为他清楚,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力量,才能在这个残酷的时代,为自己,也为那些信任他的人,杀出一条生路。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