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完整版《大明:签到八年,我气哭朱元璋!》在线免费阅读

“一定会发生,因为皇权本身就绝对的自私,在陛下这一代还不明显,分封诸王肯定都不会谋反。”
“两代之后呢?五代之后呢?出了五服谁还认这个皇帝,皇帝还会允许藩王不断坐大?”
朱寿的话,让朱元璋想起早年群臣劝谏自己的时候,同样的理由,甚至群臣的言辞更高明,引经据典,更有说服力。
可他却是更愿意去相信面前的孙子。
“就没有其他法子?”朱元璋皱起眉头。
“有,其实很简单,就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撤销藩王,允许宗亲入朝当官就够了。”
朱寿随意说道。
朱元璋眯起眼睛,认真思考着这个可能性,他当时选择了藩王这条路,如今要改吗?
“爷爷,咱虽然和陛下搭上关系,可千万不要入戏太深,当今陛下是个说翻脸就翻脸的人,咱得保证咱有退路。”
朱寿见爷爷不再询问,便松了口气。
转过头继续问朱棣:
“四叔啊,爷爷说你在北平许多年,那你应该能和燕王府搭上关系吧。”
“不熟,没关系。”
“撒谎,爷爷带四叔过来,就是直到四叔肯定能和燕王联系上,咱家不能光在太子身上下注,鸡蛋也得分开放。”
“你什么意思?”
朱棣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回过头问道。
“就是字面意思,咱得和燕王交好,将来燕王起兵之时,咱得搭上顺风车,将来也多少能混个从龙之功。”
“燕王爱民如子,忠诚信勇,颇得朝廷爱戴,可从来没有反的意思,你可别在外污了燕王名声。”
“这件事也只有咱家几个人知晓,放心根本传不出去。对了,听说那燕王手下有个叫道衍,还是叫姚广孝来着,是个宰辅之才,颇被看重,四叔只要和他交好就行。”
“四叔问你,你怎么知晓这么多的?”
直到提到姚广孝,朱棣才面露异色,认真地询问。
“四叔你先别管,反正你要记住,我是绝对不会害咱家的。”
朱寿还是先搪塞过去。
“你说咱家曾在太子身上下注,下的是何注?”
“就是治好了太子的背痈。但我还是不能确定两年内太子会不会出事,只好做两手打算。”
朱寿平静地说道。
“背痈也能治好?”
朱棣震惊万分,这对于将士来说可是绝症,甚至他的老丈人徐达都是因为此病去世的。
“嗯,治好了。”朱元璋简单地说了句。
“药方呢?大明北方还有无数因为背痈而痛不欲生的人……”朱棣连忙说道。
“老四,此事先不谈。”朱元璋喝了一声,朱棣才老老实实闭嘴。
“如果撤去藩王的话,有何不妥?“
朱元璋问了这句,这就是询问朱棣的意见。
朱棣沉思片刻,才说道:“若是没有藩王,那么北伐督运粮草之事则需要更多的人手和安排。”
“若是迁都呢?陛下有意让太子去视察西安和洛阳等地,若以此为国都,那么转运粮草更方便,也更利于对北境的控制。”
朱元璋这么说,在场除了朱寿都知道这是朱元璋自己刚想到的办法。
其实迁都对于朱元璋来说已经是旧事重提了,在建国以来朱元璋就和群臣商议了很多次,那时候李善长还在,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唯一一次准备迁都凤阳,皇宫都盖了差不多了,朱元璋发现淮西旧部联合起来鱼肉乡里,这又终止。
“爷爷,如果有可能,你借着太子那边上条奏疏,可千万别想着迁都了,还有,别派太子去。”
朱寿叹了口气,果然历史的车轮还要滚滚向前。
朱标其实就是在去考察西安回来后就一病不起的,背痈致死只是一种可能,为了他的安全还是老老实实看家比较好。
“为何?”朱元璋不解。
他对西安情有独钟,几年前在西安命令建造的钟鼓楼,比应天府的还要高。
“当今陛下只是想着要和汉唐比隆,却忽视了具体条件,如今的关中早不是当年的关中了,唐朝皇帝多次跑到洛阳就食,不就是因为关中早已不够富庶了。”
“洛阳也是,自大运河截弯取直,洛阳也不再作为交通要道,便失去了其中原的枢纽地位。”
“若是当今陛下要开拓西域,定都西安未尝不可,可南北转运粮草之艰难不会因此减少,反而更为繁重。”
朱寿直接给朱元璋泼了盆冷水。
“那依朱寿之见,大明都城还有何处合适?”朱元璋笑问。
“北平府。”朱寿平静地说道。
他所认知的历史中,北京一直都是京城,大明更是有“天子守国门”的风格。
当然那是朱棣给后世留的影响。
朱元璋和朱棣相视一眼,皆是苦笑。
“但是北平府只可作为陪都,往后的时代,是海权时代,大明的敌人不仅有北方的北元,还有……”
“倭寇。”朱元璋默默说出这两个字。
朱寿却没说什么,只是缓缓摇了摇头。
倭寇只是藓疥之疾,特别是明初的倭寇,远不如嘉靖年间的威胁大。
大明将士根本不怕,但是频繁而零碎的袭击扰乱了东南这片大明税收重地的秩序。
他还记得哪怕是在万历年间,大明的军队都能压着统一的日本打,还能打出夸张的战损比。
真正的对手是在西方,那边正在进行的文艺复兴。仅仅两百年内,西方的科技就将超越大明。
而华夏这片土地上,被封建集权毒害的政体,彻底失去了科技的领跑地位,甚至因为海禁,而失去了与世界同行的机会。
若是大明借由南京大力发展海运,或许未来可能会不一样。
“也就是说两京制?”
朱元璋默默问了句。
“嗯,对大明来说这是很合适的,但是要避免南北对立从而造成大明分裂的可能。”
朱寿连忙补充了一句。
他的想法其实和朱棣那时候没什么区别,区别可能就是北京和南京的地位调换一下。
皇帝北征时坐镇北平府就够了,不需要真真正正的天子守国门,万一再出现个留学生,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