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这是军粮吧?”
“上个月刚刚送了半年多军粮……依我看应该是更换的兵器,咱们手里的家伙,多少年没换了?”
“我用的还是武德三年造的呢!”
“你那还好,我的长矛是大业三年造的,都快生锈了。”
“都不如我的老啊!”
“你的是开皇年间的?”
“是大业二年的。”
“嗨——”
众人哄笑一场,驻守边塞本就无趣,大家格外喜欢热闹,一个笑话笑上一天都是寻常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到塞上,绝不能理解诗中描写的美景。
漫无边际的朔漠上,烽墩孤伶伶的矗立在胡杨荆棘边,黄沙漫天,坑坑洼洼的墙壁上,是刀剑厮杀留下的印记,一道袅袅孤烟,不偏不倚,直上天边。
“岸边扎营,等战马赶到。”
李恪身穿紫袍,似乎彰显身份。
“喏。”
“大王,打什么旗号?”
一千多人的兵马在大唐境内调动,不可能不言不语的,一千骑兵的营寨,如果扎起来还是很大的,方圆数里。
夜晚派出轻骑游弈,甚至要放出五十里。
战争时代,一切都要从远方看。
“打关内道采访处置使的旗号。”
名不正则言不顺。
唐代虽然没有禁止王爷到处跑,但……带着一千骑兵跑到朔方,想怎么样?
如果旗号是采访使,一切就将名正言顺。
李恪是第一个采访使嘛!
谁知道采访使的威仪应当如何?
谁也不知道。
所以李恪可以随意施为,想想魏徵要学自己,李恪还有点兴奋。
“烽墩起烽火了!”亲事府典军朱尧大声禀报道。
依照唐代规制,一道烽火刚刚适合李恪的情况。
“派一队亲事,带两只羊,两斗酒,就说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前来胜州,顺道劳军!”
“别!”卫文斌脸色一变,一把拉住朱尧,力道之大竟然让朱尧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大王,王师乃天子之师,诸侯万不可劳军!”
“是是是……大王要不还是别劳军了。”
朱尧也反应过来,脸色一白,想到自己险些酿成大祸,更是心惊胆战。
“额……”李恪皱眉思索,枪杆子里出政权,确实不能劳军啊。
“这样吧!”李恪想了想喊道:“崔促!”
“臣在。”
崔促神采奕奕的上前,一件明光甲穿在身上,威武不凡,落日余晖中,一片片锃明瓦亮的甲叶反射出耀目的光芒,行走上前,甲叶铿锵碰撞,隐隐肃杀之声,比起那个差点摔倒的亲事府典军,崔促更想个将军。
“你去通报一下,让烽墩的战士不要担忧,再拿几只活羊,几坛好酒,悄悄放在烽墩边上,不要让人看到。”
“遵命!”
崔促躬身领命,心说,第一次身受大任,定要做的体面完备,使得吴王记住自己。
“大王宽仁。”卫文斌颇为触动,拱手言道。
“将士苦,孤做不了什么,只能尽些绵薄之力罢了。”
李恪缓缓摇头,他比卫文斌更清楚戍边有多么苦,如果说在现代,戍边是苦还只是地理环境险恶,交通不便,孤独。
那么在贞观十一年,戍边还要遭遇饱暖之厄!
不提汉初天下凋敝,长城一线将士之苦。
只是如今,自河西、朔方、云中、幽燕、辽西一线,广袤的北部边疆,零星散落早一座座堡垒、烽墩、驿站的将士,时常会因为交通不顺畅,而饥一顿饱一顿。
即便吃饱,能够吃饱的也不过是粟米主粮而已,一年到头又能吃几次肉呢?
卫文斌默默退下,在心里他隐隐感觉,来过塞上,怜悯将士的吴王,更适合做这个天下的主宰。
小说《大唐咸鱼王爷》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