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冬瞪了大汉一眼:“还不赶紧把家伙收起来?有你们这么干买卖的嘛?”
大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手里的杀猪刀收了起来。
“都把家伙收起来。”
那些蒙面劫匪一个个对视着,最终把家伙都收了起来,顺带把蒙在脸上的布也摘了下来。
一个个晒得黝黑,瘦弱的脸颊露了出来。
李冬转过身对车内的乘客道:“大家也都看到了,这都是些半大孩子,一时想不开,这才走了歪路,咱们就给他们个机会,这事就别对外说了,好吧?”
乘客中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见这些半大孩子的模样,也有些心软。
“唉,这年头过的都不容易,算了吧。”
“算了,算了,让他们把道让开,我们不去报警就是了。”
大汉一听就急了,那他这趟不就白忙活了嘛?
李冬给大汉使了个眼神,示意他别说话。
“各位这也坐了半天车,也都饿了、渴了吧?咱们下车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说着李冬不由分说拉着司机就下了车:“司机师傅也辛苦了,这顿算我请你。”
大汉低声对李冬道:“这招行吗?他们真会下来吃面?”
李冬拍了拍司机的肩膀:“司机都下来了,你还怕他们跑了?让你的人把路障拆了,干买卖讲究的是一个你情我愿,你得先拿出态度来。”
大汉一想也是,带人把路障清理掉。
车上的乘客一看危机解除也都不由松了口气,一直紧绷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一路颠簸,再加上之前的受惊,现在鼻子里又不时闻到烩面的香气,一个个都忍不住咽起了唾沫。
终于一个大叔忍不住问。
“唉,你们这一碗面多少钱?”
大汉下意识的看向李冬,李冬冲他笔画了五根手指。
“五毛钱一碗。”
这个价钱说实话有点贵,不过这种地方能吃上口热乎的,贵点就贵点吧。
大叔下了车,径直走向正在煮面的大锅。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车上就下去了十来个人。
眼见他们大口的嗦着面条,手里干巴巴的馒头顿时不香了。
“娘,我也想吃面条。”
顿时车上又下来了一批人,把那口大锅围得水泄不通。
这人啊,最见不得别人在自己面前吃东西,有时候明明不饿,但是一看到别人吃,肚子里的馋虫就开始兴风作浪了。
很快,车上就没剩几个人了,就算是不吃面,熬了两个多小时,也该渴了吧?
一碗水一毛钱,贵是贵了点,也好过一直渴着吧?谁让人家这是独家的买卖呢?
大汉见状嘴都笑歪了。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李冬道。
大汉挠了挠头,一阵傻笑。
李冬见之前跟大汉一起打劫的半大小伙一个个都蹲在一边,望着大锅里的面条直咽口水,不由叹了口气。
80年代,哪怕是产粮大户的河南,农民的日子也不好过,粮食是国家统一收购,价格很低,各种物资采取的也都是指标制。
农业户口能够分到的指标少得可怜,再加上85年又开放了价格双轨制,各种物价暴涨,唯独粮食价格不涨,日子就更难过了。
“这里每天过往的起码十几辆车,你们在这里搭个棚子,再弄点桌椅板凳,”
“另外,你们村有没有会修车的,再弄点补胎、换胎,给水箱加水的业务,也能赚钱。”
大汉小心翼翼的问:“可是,万一那些司机不停车咋办?”
李冬指了指正端着一碗面条吃得津津有味的司机:“这还不简单,你们管饭啊,只要把司机留下了,乘客可不就留下了?”
“对啊,我咋没想到呢,大兄弟你脑子可真好使。”大汉崇拜的看着李冬。
“哼,一天天的净给人馊主意。”
李冬一回头,就见柳依依走了过来。
“什么叫馊主意,明明是金点子好嘛,要不是我,你们早就血溅当场,他们要么吃花生米,要么下半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李冬没好气道。
被李冬这么一说,大汉尴尬的直挠头。
柳依依也一时语塞。
“遇到事情多动动脑子,别动不动就跟人拼命,女孩子家家的一点都不沉稳。”
“哼,要你管,比我爸还啰嗦。”柳依依一甩马尾辫扭头走了。
李冬也没理她,大口的吃起了面条,别说,他还真饿了。
吃饱喝足,李冬递给负责收钱的妇女一块钱。
妇女却说什么都不肯收。
李冬笑道:“您还是收着吧,不然他们指不定以为我跟你们是一伙的呢。”
这边李冬正打算上车,大汉连忙问:“后生,俺还不知道你叫啥呢。”
“李冬,木子李,冬天的冬。”
“李冬,好,俺记住了,俺叫陶建军,往后你要是有啥事要俺做的,来这里或者到附近的陶家沟,就是豁出命,俺也一定给你办成!”
李冬只是笑了笑,冲陶建军摆摆手,就上了车。
“原来你这个大骗子叫李冬啊,名字跟人一样,这么普通。”
刚坐下,就听柳依依吐槽道。
李冬耸耸肩:“我也没说自己不普通啊,倒是一一这个名字,该不会是你爹怕名字笔画太多,你记不住才给你取的吧?”
柳依依气哼哼道:“长得普通也就算了,还没文化,依依,出自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懂吗?”
“哦,原来是这两个字。”
“你套我话?”
李冬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模样,气得柳依依背过身去,留给李冬一个后脑勺。
别说,跟妹纸拌拌嘴,时间过得也快些,一个半小时后,班车终于到达了商都客运站。
柳依依提着一个小挎包踏着傲娇的步伐径直出了客运站,李冬看着她上了一辆公交车,隔着车窗玻璃还冲他做了个鬼脸。
“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说吧。”李冬看着远去的公交车摇了摇头。
李冬之所以来到商都,因为这里作为河南的省会,机会要比襄城多得多,不过具体做什么,他还没有确定。
得等他先做完市场调查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