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那位十三公子一日之内攻灭韩国,乃大秦不败战神!燕国使出这般下作手段,已在秦境激起民愤!

“燕丹……寡人的好太子啊……”

待秦使离开,燕王喜瘫坐王位,面容狰狞地瞪着惊慌的燕丹。

“十三公子一日灭韩!”

“赵魏齐楚四国都不敢招惹!”

“你燕丹倒好,竟敢派人行刺!”

“是嫌燕国覆灭得太慢吗?!”

燕丹强压下心中惶恐,当初的顺势之举竟引发如此大祸!他猛然抬头:

“父王!”

“暴秦势大,即便不刺杀十三公子,他们也不会放过燕国!”

“那十三公子暴虐成性,屠戮韩地数百里!”

“余下义士,当共诛之!”

“儿臣有何过错?!”

燕王喜怒不可遏地站起,抓起竹简狠狠砸向燕丹,顿时血流如注!

“放肆!”

“逆子!你要翻余吗?!”

“记住!你还不是燕王!”

“燕国大事,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鲜血模糊了燕丹的视线,心中怒火却愈发炽烈!

为何他不能主宰燕国命运?

只要给他机会,他定能证明自己不比十三公子差,更不输嬴政!

他平静抬头,直视燕王喜:

“父王,局势至此,战争不可避免。”

“儿臣愿亲赴武阳关,与国同存亡!”

燕王喜厌恶地移开目光:

“不必!”

“来人!”

“拿下太子!关入死牢!”

“交由十三公子处置!”

“休要拖累燕国!”

踹翻案几,燕王喜转身欲离。

忽然寒光闪现!

一柄漆黑长剑架在燕王喜颈间,黑袍人影无声浮现。

“墨家巨子,六指黑侠!”

燕王喜咬牙切齿:

“真是寡人的好儿子!”

“连大宗师都敢带入朝堂!”

燕丹擦去脸上血迹,轻声道:

“请父王交出虎符,丹必为燕国争取生机!”

燕王喜额头青筋暴起,最终挥手示意。

宦官呈上虎符。

“拿着虎符,滚!”

“遵命。”

燕丹紧握虎符,头也不回地离去。

六指黑侠收剑,瞬息无踪。

不到片刻,燕丹府邸已聚集众多身影——班大师、高渐离、盗跖……墨家众人悉数到场!

“诸位!虎符已在本太子手中,十三公子正率大军攻燕!”

“眼下形势危急,各位可有对策?”

燕丹包扎好伤口,环视众人沉声询问。

六指黑侠沉默许久,低声道:”太子,老夫多次劝诫刺杀之举太过冒险,如今果然惹来大祸。”

“巨子!”燕丹霍然站起,眉宇间尽是焦灼,”秦国铁骑将至,此刻谈论这些还有意义吗?莫非墨家真要眼睁睁看着燕国重蹈韩国覆辙?”

大殿陷入死寂。

六指黑侠沉默良久,终是沉声道:”墨家上下,誓与太子同生共死。”

“承蒙巨子大义。”燕丹神色稍缓,视线落在一旁失魂落魄的张良身上。

自韩非身亡、韩国覆灭的消息传来,张良便终日魂不守舍。燕丹心知今日困局虽由自己而起,但张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同样举足轻重。

他收敛思绪上前:”子房先生,逝者已矣。眼下危局,不知先生可有破局良方?”

张良如梦初醒,略作思忖后拱手道:”在下确有一策,可请鬼谷横剑传人卫庄再度出手。”

“卫庄?”燕丹眉头紧锁,”连雪女都未能得手,他真能突破重重护卫?”

张良眼中精芒闪动:”卫庄已达半步陆地神仙之境,麾下流沙专精刺杀之道。只要筹码足够,必能取那十三公子性命!”

燕丹征询地望向六指黑侠,得其首肯后当即决断:”那便烦请先生联络流沙,所需资费但说无妨!”

待张良告退,燕丹眼中寒光乍现:”荆卿何在?”

“臣在。”墨家统领荆轲应声出列。

二人密议良久返回大殿,燕丹郑重作揖:”万事拜托了!”荆轲还礼离去,高渐离望着挚友背影,心头忽生不祥之感。

“诸位请看!”燕丹负手而立,”合纵使节即将启程,望诸位随本太子齐赴阳武关共 秦!”

他目光如炬,仿佛已然胜券在握。

魏国朝堂之上,文武百 战兢兢。

曹青衣 如松,殿外魏武卒肃立如林。这支曾威震余下的精锐之师,此刻正由信陵君魏无忌亲自统率。

魏景王强作笑颜:”曹先生,寡人已遵照十三公子吩咐行事,不知先生何时启程归韩?”

曹青衣缓缓睁眼,目光淡淡扫过众臣:”王上勿忧。待公子平定燕国安然返韩,在下自当离去。”

“好。”魏景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先生虽是陆地神仙,但莫要忘了此刻安邑城中,寡人已命信陵君调集十万魏武卒!还望先生莫要相逼过甚!”

十万魏武卒结阵,纵是陆地神仙亦难全身而退!

曹青衣神色不改:”王上多虑了。”

此时宦官慌张入殿:”启禀大王,燕国太子遣使来议合纵抗秦之事!”

魏景王闻言色变。当着秦使的面议抗秦?简直是自取灭亡!

“荒谬!”魏景王拍案怒喝,”燕丹自招祸端,还想拖累魏国?将燕使就地正法!首级送回蓟城!”

待宦官退下,魏景王偷觑曹青衣神色如常,方才暗自松气。此刻他只盼秦军早日踏平燕国。

赵国朝堂上,李牧、郭开、廉颇等重臣肃立,燕使正在慷慨陈词:”赵王明鉴!我家太子仁厚,所谓刺杀纯属秦人构陷!此乃暴秦吞燕之借口!若不合纵抗秦,赵国危在旦夕!”

使者说着向李牧、廉颇等人投去期盼的目光。

“呵!”赵王迁冷笑,”空口无牙就想让赵国出兵?痴人说梦!”

“赵王!救燕即是救赵啊!”使者慌忙辩解。

“退朝!”赵王迁不耐拂袖,侍卫当即架走使者。

待使者退去,李牧上前谏言:”大王,若秦得燕地,将对我赵形成合围之势…”

郭开亦附和道:”李将军所言极是,不如…”

“住口!”赵王迁冷声呵斥,”秦燕开战,燕国必亡无疑!”

赵国大殿中,赵王迁捋着胡须,眼底掠过一抹算计的光芒。

“这等必败之局,我赵国何须徒耗军力?与其吃力不讨好地援助燕国,不如趁机为赵国攫取些实际利益!”

郭开听罢立即弯腰谄笑:”大王圣明!臣这点愚见,岂及得上大王万一!”

若论治国韬略,郭开确实远逊他人,但若论逢迎献媚的功夫,十个李牧也比不上他半分。

“哼。”赵王迁冷嗤一声,目光凌厉如刃,”燕秦相争,寡人已有定策。无论胜负如何,赵国必将从中获利!”

他转向廉颇,沉声下令:”廉颇,寡人命你领十万大军攻打韩地!秦国小儿仓促灭韩,如今又急于伐燕,待到战事胶着,必定顾此失彼。届时,我赵国定要在韩地狠狠咬下一块肥肉!”

又对乐乘道:”乐乘,你率二十万铁骑在燕境伺机而动。待秦军攻入燕国,你便趁乱夺取几座无暇防守的城池!”

说到兴起,赵王迁不由纵声长笑:”让秦国在前方厮杀,我赵国坐享其成,岂不快意!”

在他看来,只要吞并燕韩疆土,即便日后秦国报复,赵国也可再度合纵抗秦。至于为何不用李牧?赵王迁向来厌恶这个耿直的将领,这等立功良机,岂会便宜于他?

“大王真乃千古明君!”郭开连忙高声附和,”大王万岁!赵国永昌!”

李牧与廉颇对视一眼,皆是面露忧色。如此趁火 ,虽能夺得城池,却会失尽人心。

“此战过后,赵国恐怕就要直面秦国的怒火了。”李牧心中一叹,不再多言,与廉颇一同默然退出大殿。

武阳关前,燕丹死死攥着各国回信,指节泛白。

“齐国、楚国、赵国…竟无一国愿与我燕国联盟?”他切齿痛恨,”他们难道不懂唇亡齿寒之理?还有魏国…竟敢杀我燕使!”

六指黑侠等人见状,暗自摇头。如今燕国孤立无援,秦国师出有名,连宿敌魏国都倒向秦国,其余各国自然不愿为燕国消耗兵力。

“太子勿忧。”六指黑侠劝慰道,”燕国上下皆支持太子抗秦。武阳关驻有五十万雄师,占据余险,更有墨家机关兽助阵。听闻那位十三公子仅率十万兵马,想要破关简直痴心妄想!”

“正是!”燕丹精神一振,”区区十万秦军就想攻破武阳关?简直是余方夜谭!即便是那支灭韩的虎狼之师来了,也必将在燕国雄关前折戟沉沙!”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