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格格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被蜥蜴吓哭的不止李依依一个,岛上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尖叫声。

那黑不溜秋的大蜥蜴,嘴里还吐着信子,可把他们给恶心坏了。

但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长的,见多了那大蜥蜴,他们渐渐的也不怕了。

他们还发现,这玩意儿就是喜欢吓人,其实胆子挺小的,他们拿根棍子吓一吓,它也就逃跑了。

山林里的人遇到蜥蜴,而海边赶海的人则是遇上了了海蛇。

这座岛因为没人居住,海边的资源很丰富,大螃蟹、各种各样的海螺、海鱼、八爪鱼应有尽有。

但与之具存的还有五颜六色的海蛇,赶海的人中有出生在渔村的,知道海蛇的毒性,招呼众人离它远一点。

陆晚宁胆子大,眼神也敏锐,她找了根长树枝将一头削尖,把海蛇给驱赶开,让其余人在她驱赶过的位置找海货。

虽然状况百出,但荒岛资源丰富,众人的收获都还算不错。

赶海的人将今早捡到的海货送回船停靠的沙滩,让做饭的人给烤熟,虽然没什么佐料,吃上去很腥,但有总比没有好。

一直忙碌到了中午时分,负责做饭的几个大娘将饭给做好了,还是按照惯例,煮了一大锅稀粥,那些海鱼、海螺、螃蟹等则是直接用火烤熟。

黎清欢带着建房小队的人回来,看到沙塘上堆积着的一大堆柴火,还有各种各样的海货,还算满意。

虽然依旧有人适应不了环境,心情崩溃抱怨,但总体上,大家都是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儿的。

劳碌了一个上午,众人都饥肠辘辘,眼巴巴地瞅着热气腾腾的大锅,以往觉得寡淡无味的白粥,现在也格外的吸引他们。

按照在自己船上养成的规矩,众人自觉排成两队,依次上前领取食物。

船上有一批碗筷,但不够他们这么多人同时使用,以往都是分批次吃饭的,这批吃完将碗筷洗干净,留给下一批。

但今天他们可以同时吃饭了,老太君一行没有出去干活,留在沙滩上的老弱们注意到了沙滩上的几棵椰子树。

现在是三月份,树上的椰子还未成熟,但树下却有不少掉落的老椰子。

老椰子外壳很坚硬,老太君和另外几人用刀将其劈成两半,把椰肉挖掉,再清洗干净就成了一个个椰壳碗。

老椰子已经没什么汁水了,椰肉也很硬,但那椰香的味道却够得人口水直流。

老太君开椰壳的时候,吱吱就在边上玩,闻到香浓的椰子味,口水都流到了胸前的衣服上。

老太君看得好笑,给小家伙塞了小小的一块,小家伙卖力的用小奶牙咬,发现硬邦邦的,一点也不甜,然后皱着小眉头努力往外吐。

椰壳碗数量很多,够他们这么多人用的了,等排队的众人人手端着一碗粥,上面还配了几块烤海鲜肉时,他们都头也不抬的猛吃起来。

那些金枝玉叶的贵人们还没经历过这么高强度的劳动,一早上的功夫手上就已经起了好几个大泡。

他们精神有些萎靡,想想接下来的艰苦生活,他们就觉得这日子算是到头了。

有人甚至偷偷抹眼泪,只可惜肚子的饥饿暂且容不得他们伤春悲秋,一碗稀粥下肚,精气神又回来了。

仔细想想,好像现在的境遇也没那么差,毕竟若是不逃到这里,他们早就死了。

李依依还在因为今早被大蜥蜴追而委屈,抽抽噎噎窝在她娘身边,喝一口粥就要掉几滴眼泪。

李瑾舟的大儿子,也就是李依依的大哥李潇阳见妹妹吃饭磨磨唧唧的样子,把手伸了过去。

“你还吃不吃,不吃给我,我吃不饱!”

李潇阳今年十七岁,正是能吃的时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碗粥根本不够他吃。

他今早还跟着黎清欢一行人去砍树挖地了,现在饿得很。

李依依哭得更大声了,抱着饭碗猛扒两口饭,一边哭一边跟防贼似的防着自家大哥。

她都这么惨了。大哥还要抢她东西吃,她怎么这么可怜啊!

李瑾舟瞧着吵吵闹闹的兄妹俩,一个头有两个大。

因为今早大家都干活,黎清欢吩咐做饭的人多加了点量,不能让大家吃饱喝足,但七分饱还是要保证的。

等吃饱饭后,黎清欢重新做了安排,海岛上气候变幻莫测,阴雨天较多,他们必须尽快把庇护所搭建起来,一直住在船上也不是个办法。

几百号人挤挤攘攘窝在船舱内,那气味着实不太好闻,更别说这半个多月来,他们都没洗过澡、换洗过衣裳。

老人、病人留在船边看孩子,其余的青壮都跟着黎清欢进山。

和木匠父子商议后,黎清欢打算盖土坯房,木屋或是草棚虽然搭建起来很快,但不适合长时间居住,且岛上时常有大风,木屋草棚抗风能力差。

小鹿岛是他们的长期根据地,至少在他们没有能力与阇婆岛土著抗衡的时候,他们不会轻易离开。

所以,以免以后经常屋破漏雨、修修补补,他们不如一次性将房屋给修好一点,反正现在他们还可以暂时居住在船上,不至于露天席地。

建土坯房得挖地基、脱土坯,挖地基用石锄挖,土坯要用黄泥来脱。

今早她已经让人勘察过,在岛上发现了一处黄泥坡,距离盖房地点有些距离,他们需要将黄泥运到盖房处。

她将人分做三批,一批挖地基,一批砍树,一批去挖黄泥。

劳动群众的智慧总是不容小觑的,他们缺少运黄泥的工具,但在场的人有人会编藤筐,小鹿岛上到处都是藤蔓,原材料十分丰富。

编好的藤筐垫上点树叶,就能用来装黄泥了。

小鹿岛降雨量充沛,所以土壤的湿度比较大,一筐黄泥沉甸甸的,力气小的根本背不动。

于是智慧的劳动人民又想了一个好用的办法,他们用木头和藤蔓做了一个简易的拖车,把装黄泥的藤筐放到拖车上,几个力气大的一起拖,一次可以运好几筐。

众人分工合作,编藤筐的,挖黄泥的,运黄泥的,有条不紊。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