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本宝藏小说《六亲不认》,小说的主人公是陈轩赵青池,主要讲述了:陈轩老男人的心,被狠狠撩动,荡漾。公主送完,跑走。陈轩看着她进宫,手里摩挲着平安符。他想起来那首诗——“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第二天,陈轩把一份新的训练计划给郑王。让他按照这…
《六亲不认》免费试读第32章 玻璃
陈轩老男人的心,被狠狠撩动,荡漾。
公主送完,跑走。
陈轩看着她进宫,手里摩挲着平安符。
他想起来那首诗——“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第二天,陈轩把一份新的训练计划给郑王。
让他按照这个训练计划训练卫队。
这日,陈轩进宫,带着个大箱子。
杨澜听说,陈轩前来,十分开心。
她叫人把见面地点安排到丰庆宫的花园里。
杨澜看到陈轩,忽然笑起来,“我本想叫你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怎么这么快来?”
“臣不敢,臣有事要启奏。”陈轩道。
杨澜指着座位:“坐,有话慢慢说。”
陈轩坐下,道:“陛下,臣想问,乾国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动作?”
“朕暂时没接到消息,怎么,你有吗?”
“臣没。”陈轩摇头。
“朕知道,你不乐意和亲。”杨澜叹息一声。
“朕又何尝不痛恨和亲?福康是我亲妹子,但没办法。”
“有时,很多事儿都是身不由己!”
“我哪怕贵为皇帝,都不能随心所欲。你今日来,不会是为这事吧?”
陈轩道:“回陛下,非也。”
“臣来是告诉陛下,玻璃已做出来。”
他指着箱子,给皇帝看。
杨澜好奇,叫他打开,箱子里铺着很多稻草。
稻草里,都是玻璃。
陈轩一一掏出来,有玻璃杯,有玻璃壶,有玻璃酒具,有文房四宝。
杨澜看得呆住,随手拿起玻璃杯,翻来覆去看,赞叹不已:“真漂亮!”
“有这些东西,能短时间回笼大批资金。”
陈轩说完,又不禁摇摇头,“只是可惜,这不是个长久生意。”
“嗯?”杨澜不解。
陈轩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东西其实是沙子烧出来。”
说着,他被逗笑,“臣打算定价狠点!”
“这个玻璃杯,定价五十两,这个壶,二百两。”
“沙子这秘密瞒不住人,早晚会被人知道。”
“这生意自然没办法做下去。”陈轩如此解释。
杨澜心道:“你真黑,怪不得做不长久。”
“那干嘛不做长久点,定价稍微低些?”
“这不可能!”
“玻璃虽看起来没多大用途,但实际上用途非常广泛!定价过高,会导致发展不利。”
杨澜道:“这种事,你决定就行。”
忽然,她目光瞥见陈轩腰间挂着个小袋子。
这袋子上的纹理很熟悉,仔细一瞧,这不是宫中布料吗?
“这是谁送你的?”她忍不住好奇地询问。
陈轩说:“一位好友。”
杨澜心里有数。
这袋子看着,知道是女人所做,有点蹩脚。
除去公主,谁能弄出来这么个东西送人?
忽然,她有些不开心,“朕乏啦,没事你退下吧。”
陈轩有点蒙,赶忙道:“是,臣下去。但,陛下,店铺——”
“让郭大伴给你安排。”
“臣遵旨。”
皇帝这情绪来得有点莫名其妙。
陈轩心里想着,估计是来大姨妈。
女人来大姨妈时,情绪非常不稳定——
不,这么说不准确,女人以一个月为周期,情绪上下起伏,非常稳定。
陈轩找到郭公公,把皇帝旨意这么一说。
郭公公立马明白,给他在西市上安排个铺子。
这铺子虽不大,但都弄好,只要过去,能即刻开业。
两人去一趟,看看铺子。
陈轩打量着布局,点头道:“这样最好。”
“对啦,郭公公,我这儿需要招几个人。”
“你知道,我在京城里关系不怎么样,你那儿有合适的人吗?”
“我需要个账房,要掌柜,柜员数人。”
郭公公喜笑颜开,“你呀!是懒而已!罢啦!这些人我来安排。”
陈轩道:“那有劳公公。”
“对啦,公公,我得提醒一下,这些人很重要,尤其是账房。”
“这些东西一旦开售,那是几千两、几百两资金的流动啊。”
郭公公拍着胸脯道:“这你放心,对啦,这些人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两日后,玻璃售卖的消息,传遍整个京城。
大家热衷于讨论,这玩意究竟是什么所做?
有人说那是宝石,有人说那是水晶,有人说那是神仙给的材料。
京城中达官贵人趋之若鹜。
时代风潮,很快改变。
以前,大家显阔的方式,是豪车美女,珍奇异宝。
如今已经成玻璃,看谁家玻璃装得多。
玻璃杯、玻璃盏什么,都是寻常操作。
最离谱的,是玻璃窗。
这玩意售价实在太高。
一块玻璃窗,一千两。
初次听到的人,都吓一跳。
这个时代,那窗子,穷人用木头,富人用纸,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直到宋国公开始,叫人买所有玻璃窗,把家里全都换掉,打开潘多拉魔盒。
谁家里玻璃窗不是全套,都不好意思称为顶级权贵!
一个个都跑过去买,生产一个卖出去一个,根本不用发愁。
七天后,陈轩算完账,给皇帝送过去。
杨澜笑道:“朕知道,这段时间玻璃窗都快卖疯啦,赚不少钱吧?”
“这七天的账目出来啦,陛下先看看。”陈轩笑道。
杨澜摆手,“朕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功夫,你告诉朕数字。”
陈轩道:“营收一百零二十三万两白银,刨除各种费用后,净利为一百零二十一万两。”
“多少?”杨澜目瞪口呆。
陈轩又重复一次。
杨澜呼吸都变粗,好家伙,这么多?
她以为顶多有十来万两,差距有点太大。
陈轩解释说,“这是报复性消费的现象,不能当成常态。”
“等过段时间安稳下来,没有这么多。”
但,杨澜哪里能听得进去?
每年国家财政收入,都才一千万两白银。
这七天干到整个朝廷收入的十分之一?
这有天理吗?
更重要的是,这些钱都归于杨澜使用,不用经过户部。
她喃喃自语道:“朕真没想到,京城这些人,竟这么有钱。”
“陛下,这些钱不算多,相比于我们要做的事儿,真不算多。”陈轩道。
杨澜反应过来,“你是说,新编龙骧军?”
小说《六亲不认》试读结束!